貢則寺 14億度母香 僧眾加持祝福 味道細膩優雅
數量: 約30支
長度: 20分工
特點: 僧眾加持祝福 味道細膩優雅
這一款14億度母香是經過法會加持祝福過的香,非常特別。
含紅露薰香、綠葉與其他天然珍貴藥材,味道清淡優雅。
蓮師紅露香
紅露香是西藏貢則特有的秘制香料。因其制做材料獨特殊勝而聞名於整個藏區。
歷史記載,當年毗盧遮那大師(藏族歷史上最早的譯經大師)持蓮花生大士的佛珠,到藏東弘揚佛法,行至現在的昌都地區江達縣波羅貢則寺時,在一山洞中閉關修行。第七天當持誦獅面空行母心咒一億遍時佛珠線斷,大師即興將手中的佛珠拋灑於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之間,此後這些佛珠便在此地生長出一片紅柏。歷史上貢則寺僧人一直使用這些紅柏的枝幹按照薩迦派傳承秘制熏香,名曰貢則寺紅露熏香。
紅露熏香的配制材料極為稀少珍貴,堪稱史上獨一無二,並因制作程續繁雜,其加持力非常大。是修行者圓滿成就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一切真言修法之妙緣熏香,是修行者成就必備之瑞品,因此極具使用和收藏價值。
熏燃此香還可清潔空氣,清凈業障宿怨,驅邪建身、增強免疫功能,並有提神、養腦、益智的功效。
---
🌳貢則寺與紅露熏香的小故事
貢則寺位於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寺院是薩迦派寺院,距今大概有800餘年的歷史。金沙江和熱究河從寺院腳下交匯,處在西藏與四川交界的咽喉要道,也是川藏北線的畢竟之路。
相傳薩迦八思巴曾用閉關處的柳樹雕成一百多尊瑪哈嘎拉像,後來他在藏區弘法時建寺的時候,每建好一座寺院都會留給寺院一尊護法聖像。然而到貢則寺後,護法聖像已經送完了,八思巴隨即用自己的鼻血畫現了一大一小兩幅瑪哈嘎拉護法唐卡並親書了3卷大藏經(現仍珍藏在貢則寺的大經堂中);留下了一尊佛祖釋迦牟尼的聖像;為寺院興旺還特意賜予了一口一人深兩臂寬的大鍋。在薩迦五祖八思巴的加持下貢則寺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僧人達500多人,出過數位高僧大德。其中達貢丹巴仁波切法力最為強大,曾經救度過一位龍王,龍族感恩這位大德,每年都給貢則寺行雨,歷史上貢則寺這片土地從沒有乾旱過。
紅露熏香
公元八世紀,西藏七覺士之一大譯師毗盧遮那(西藏第一批出家的七個人),弘法行至此地,大師為免一切眾生時難祈禱諸業障違緣悉皆摧折之,閉關專持獅面空行母心咒。
毗盧遮那大師閉關
當閉關到第七天,持誦獅面空行母心咒圓滿一億遍時佛珠線斷,便即興將手中的蓮花生大師用過的佛珠拋灑於峽谷間,此後這裏便生長出一片西藏獨有的樹木,藏人稱為波羅波曼樹(波羅,指當地的地名。波曼,指特有的香味),樹的每片葉子上都含有100個合十印記,並帶有奇特的香味。從此則郎山便成為獅面空行母的道場。
此後僧人就用這種柏樹的枝幹與樹葉製作成薰香,由於原料稀少,所以紅露薰香特別珍貴。